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50篇
  免费   6734篇
  国内免费   3978篇
电工技术   2563篇
综合类   4878篇
化学工业   9904篇
金属工艺   6234篇
机械仪表   6561篇
建筑科学   3697篇
矿业工程   2136篇
能源动力   1611篇
轻工业   6603篇
水利工程   1886篇
石油天然气   1620篇
武器工业   685篇
无线电   4675篇
一般工业技术   7964篇
冶金工业   1905篇
原子能技术   549篇
自动化技术   5891篇
  2024年   190篇
  2023年   1209篇
  2022年   1645篇
  2021年   2079篇
  2020年   2307篇
  2019年   2146篇
  2018年   2022篇
  2017年   2416篇
  2016年   2399篇
  2015年   2530篇
  2014年   3370篇
  2013年   4138篇
  2012年   4461篇
  2011年   4635篇
  2010年   3211篇
  2009年   3206篇
  2008年   2966篇
  2007年   3730篇
  2006年   3359篇
  2005年   2753篇
  2004年   2237篇
  2003年   1901篇
  2002年   1694篇
  2001年   1386篇
  2000年   1228篇
  1999年   1007篇
  1998年   813篇
  1997年   727篇
  1996年   699篇
  1995年   531篇
  1994年   478篇
  1993年   384篇
  1992年   323篇
  1991年   212篇
  1990年   221篇
  1989年   157篇
  1988年   143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82篇
  1985年   67篇
  1984年   61篇
  1983年   48篇
  1982年   46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8篇
  195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离子印迹聚合物吸附材料对模板离子具有强识别能力,对其可实现高选择吸附,因而离子印迹技术常用于制备高选择性吸附材料。但传统方法制备的离子印迹吸附材料,因识别位点容易被包埋导致其吸附容量小、吸附-脱附速率低,而表面离子印迹技术则是采用模板离子和聚合单体直接在载体表面或附近区域构筑选择性识别位点,所有活性位点均暴露,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文从技术原理与合成原料、制备工艺方法以及载体材料类型等方面对表面印迹聚合物吸附材料近期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概述。针对相关研究现状,从载体材料、功能单体、目标离子等角度分析和讨论了表面离子印迹聚合物吸附材料当前发展中的不足及其所面临的挑战,并对表面离子印迹技术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2.
以碘吸附值为评价指标,活化时间、活化温度和浸渍比为影响因素,采用响应面法试验设计对磷酸活化法制备咖啡渣活性炭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不同吸附时间、溶液pH值和吸附温度条件下,活性炭对水溶液中Cr(Ⅵ)吸附性能的影响,最后利用Langmuir、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颗粒内部扩散方程进行拟合。试验结果表明,制备咖啡渣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化时间1 h、活化温度498℃、浸渍比1.72;在此条件下活性炭得率为30.4%,碘吸附值为(799±16)mg/g,比表面积为1 006 m2/g,孔容为0.779 cm3/g、微孔孔容为0.051 cm3/g、平均孔径为3.088 nm。较低pH值和较高温度能够促进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Langmuir等温方程能够更好地描述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效果;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分3个阶段:快速吸附阶段、慢速吸附阶段和吸附平衡阶段,10 min内可完成吸附总量的79%,36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分析表明咖啡渣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主要为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23.
为分析单层石墨烯纳米片对核态池沸腾换热的影响机理,对基液为R141b、分散相为单层石墨烯纳米片的纳米制冷剂的核态池沸腾换热特征进行了测定,采用Hot Disk热物性分析仪和铂金板法分别测定了石墨烯纳米制冷剂的热导率和表面张力,采用接触角测量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了沸腾后加热表面的润湿性和形貌特征。实验中,单层石墨烯纳米片的质量百分含量(ω)为0.02%~0.50%,实验压力为一个标准大气压,热流密度为20~200 kW/m2。实验结果表明:单层石墨烯纳米片的加入,使制冷剂R141b的核态池沸腾换热得到强化;当ω=0.2%时,换热系数提高比例出现峰值,为57.7%。伴随ω的增加,石墨烯纳米制冷剂的热导率增大、表面张力减小,沸腾表面润湿性增强且微腔数先增后减,综合作用的结果导致存在一个最佳的单层石墨烯纳米片浓度(即ω=0.2%)使换热系数最高。  相似文献   
24.
In this paper, the multiple refraction phenomenon is investigated on the boundary of a scalar impedance surface (SIS) and a tensor impedance surface (TIS). When a surface wave (SW) propagates on the SIS and radiates to the boundary of the TIS, the propagation direction of it is changed and the refraction phenomenon is accrued. The method that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an predict the multiple refraction for the SW. Moreover, another analytical method is introduced for designing the proposed structure which the double refraction (DR) occurs at arbitrary angles on it. Using it, a sample of the structure is designed by printed circuits in 15.2GHz and the results are verified by the full‐wave simulation and measurement. The results are shown that in the structure, DR is occurred in 2° and 22° as predicted.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provide many applications such as design of SW power dividers based on the TISs, impedance surface based waveguides, holographic antennas, and feeding of array antennas.  相似文献   
25.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wo control schemes for boost converters affected by uncertainties in input voltage and load are proposed. The boost converter dynamics is redefined in terms of new state variables to facilitate the use of a disturbance observer that can estimate matched and unmatched disturbances. A sliding surface, which is new in the context of boost converters, is proposed to enable tracking and regulation of output voltage without requiring measurement of input voltage and load current. The stability of the overall system including the disturbance observer, the sliding variable and the output is prov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chemes is assessed for regulation of output voltage and tracking of reference voltage by simulation as well as experimentation in which various types of uncertainties and various types of reference voltages ar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26.
为研究固液两相磨粒流加工喷嘴小孔过程中的流场分布、涡旋形成规律及涡旋的存在对磨粒流加工的影响机制,采用Smagorinsky亚格子模型对磨粒流加工喷嘴小孔的流道进行大涡数值模拟,并使用磨粒流对变直径喷嘴工件进行加工试验。数值模拟发现磨粒流流体中磨粒与壁面的碰撞与剪切作用随流体的速度增大而增大,同一截面的速度存在速度差,其中还伴随涡旋的存在;通过试验研究发现:经固液两相磨粒流加工后的喷嘴小孔表面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喷嘴经过四次不同入口速度的磨粒流加工后大孔处表面粗糙度Ra由1.24 μm降至0.542 μm,小孔处表面粗糙度Ra由1.21 μm降至0.437 μm。结论显示固液两相磨粒流加工技术可有效提高被加工喷嘴工件的内表面质量,加工时同一截面的速度存在速度差,速度差的存在利于涡旋的形成,涡旋的存在利于提高磨粒流加工过程的剪切作用,有助于获得高质量的喷嘴小孔内通道表面。  相似文献   
27.
This paper presents new results of studying the influence of parameters of microplasma spraying (MPS) of Ti wire on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i coatings. Based on the design of the experiment and the results of the SEM study, certain spraying modes were chosen to form the desired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Ti coating.  The dense sublayer (up to 300 µm thick) provides good adhesion to the substrate, and a porous top layer can accelerate the coated implant ingrowth with the bone.  This technology is develop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oated endoprosthesis implants.  相似文献   
28.
对贵州某沉积钙质磷块岩进行了浮选工艺研究。采用H2SO4为氟磷灰石抑制剂、BW-1为白云石捕收剂,进行了浮选单因素试验;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并采用响应面曲线法进行了浮选条件优化。确定了最佳浮选条件为: 磨矿细度-0.074 mm粒级占60%、H2SO4用量13.20 kg/t和BW-1用量400 g/t。采用一段反浮选试验流程,可得到精矿品位30.94%、回收率92.45%的磷精矿。研究结果表明,磨矿细度与H2SO4用量的交互作用对精矿品位影响显著,H2SO4用量和BW-1用量的交互作用对精矿回收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9.
采用表面印迹和溶胶?凝胶相结合的方法,以4-硝基酚(4-NP)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α-MAA)为功能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RIM)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制备可选择性识别吸附去除水中4-NP污染物的印迹吸附材料,考察了4-NP与α-MAA和4-NP与TRIM摩尔比、致孔剂种类、提取液种类对所制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材料制备条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比表面积分析仪、热重?差热分析仪和纳米粒度仪等设备对最优条件下合成的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4-NP:α-MAA摩尔比为1:8,4-NP:TRIM摩尔比为1:10,致孔剂为乙醇,提取液为甲醇/乙酸(7:3,体积比)时所制印迹材料对4-NP的去除效果最佳,达6.23 μmol/g;4-NP成功印记在硅胶表面,印迹材料能特异性吸附4-NP。  相似文献   
30.
针对列车车轮多边形磨耗问题广泛存在于轨道交通运输领域,会导致车辆/轨道系统产生高频的振动冲击,严重影响车辆和轨道系统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危及行车安全这一问题,调查了大量车轮的多边形磨耗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掌握了高速列车车轮多边形磨耗问题的现状和特点。以18~20阶多边形磨耗车辆为例,通过理论研究和试验分析(试验分析包括车辆系统振动特性测试和转向架模态特性测试),对车轮多边形磨耗的根本原因及诱导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轮轨系统在580 Hz频率附近存在固有模态是导致车辆发生18~20阶多边形磨耗的根本原因,轮轨表面的各种不平顺能激发或者加剧轮轨系统在580 Hz频率附近的模态共振,从而诱发车轮多边形磨耗的产生。该结果可为高速列车车轮多边形磨耗问题的防止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